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三国

  曹植几乎立时就被诗里所展现的奇崛景象摄住了,他早就听过蜀道奇险,却不知道竟有人能将它写得如此惊心动魄。

  不从自然景象入笔,反而是将蜀道置于历史时空中,任思绪奔腾,倾泻而下,他怎么会想到如此写

  自古文人相轻,但曹植觉得,如果对面是李太白,他必将摆好酒、陈嘉筵,与他痛饮三百杯

  曹操紧紧盯着水镜上的文字,呼吸微微加重。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李白诗中强烈的力度将他心中的壮志彻底激发出来了,他只觉全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一般。

  蜀道艰险,蜀中一直不为他所控,此等要塞,决不能等闲视之

  不知道是被李白的诗启发,还是被自家儿子传染了,此时的曹操竟然已经开始盘算攻打蜀中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读完全诗刘备的呼吸也有些粗重,他想起那日的隆中对策,想起水镜说他最后占据天府他猛然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军师,蜀地”

  诸葛亮神情平静,派优游,眼中却有熠熠光彩“主公,蜀地,当取”

  南北朝。

  阴铿读完水镜中的诗,将自己日前才写好的诗稿揉作一团扔在地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

  城

  一旁的侍从赶紧将纸团捡了起来,小心道 大人,这

  阴铿摇摇头 “扔了吧,此诗一出,我之作废矣。”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歌咏蜀道艰难,行旅辛苦。他日前也作过一篇短句,其中有“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之句,同侪十分激赏,他自己亦颇为自得。可如今看到李白这首蜀道难才知道,自己那几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李白之作不局限于蜀道的景色本身,反而大开大合,山之奇、山之险、山之怪吐在笔端,笔力奇崛若此,天下人再写蜀道难,也必将笼罩在此诗的阴影之下。

  自己的拙作,还是莫要放来贻笑大方了。

  唐朝。

  李世民的眼光一向敏锐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

  与豺。这几句倒是很有见地,李太白确实有才。

  房玄龄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点点头道 “这几句从晋代张载的剑阁铭化用而来, 一人荷

  戟,万夫赵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蜀地形势险要,剑门关隘更是易守难攻之处,若无亲要驻守,确实容易酿成大患。

  李世民轻轻颔首,内心不禁又浮现出几分忧虑。李太白既有如此之笔,莫非是察觉了什么

  名流与才子一见如故,如此乐事当然少不了喝酒庆祝一番,于是贺知章就请李白去酒馆喝酒。两人都是海量,这一顿应该喝得非常尽兴,但等到结账的时候,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就发生了他们都没带钱。

  楚棠的声音里有显而易见的笑意,水镜下的李白和贺知章想到这段旧事,对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贺知章想了想,将自己腰间的金龟装解了下来,当作酒钱。金龟袋是唐代官员的配饰,是他们入宫的通行证,也是身份的象征,到达一定的品级才能拥有。这样重要的东西,却被贺知章拿来当酒钱抵给店家,大家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心情。

  身份、凭证甚至官场规矩,比起我此时的心情,比起我能遇到你这个朋友,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龟换酒”,也是独属于盛唐诗人的潇洒落拓。

  三国。

  曹植拊掌大笑 “好一个金龟换酒,世间俗物比起同友人痛饮又算得什么”

  曹操本还在心中赞叹贺知章的气度,听到自家儿子的话一皱眉,眯着眼睛开始警告

  “平日饮酒我不管,若是误了军情坏了规矩,看我不敲你。”

  “怎么会”曹植反驳道, “孩儿岂是不分轻重之人。”

  曹操回想了一下儿子的日常表现,终究是对他的喜爱占了上风,神色松动下来,点点头 “谅你也不敢。

  兴庆宫。

  李隆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个贺监,朕的御赐金龟就这样当酒钱了”

  高力士观他神情,知道他并未真正动怒,便奉承道 “贺监真性情,与李供奉这样的仙才一见如故,陛下手下有这样两位大才,便是向天下人显示我大唐的对读书人的优容啊

  李隆基被这一番话哄得

  十分开心,再开口便颇有些自得

  “听楚棠的意思,应是各个时段都可以看到水镜。朕光复李唐,又将国家治理得如此蒸蒸日上,身边人才济济,被后世冠以盛世之称,太宗陛下看到必然会对朕颇为肯定。

  “陛下说的是,”高力士附和道, “大唐既有盛世之称,陛下的文治武功自然可与太宗比肩,太宗陛下若能知晓,想必也会夸赞陛下呢

  “哈哈哈哈哈不错”李隆基大笑, 朕一定能成就太宗的功业

  李白一生任情潇洒,交游遍天下。与贺知章的这一次相遇,是他少有的宣于诗章的念念不忘。

  天宝三年,贺知章辞官回乡,李白作诗相赠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狂客即是贺知章,他被称作四明狂客。据说贺知章辞官的理由是年纪大了想回家做道士,所以李白称他山阴道士。

  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情谊和后会有期的愿望。

  第二年,回乡不满一载的贺知章于道山仙逝,李白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他深情地回忆,“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风流,是唐代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曾经的相聚还历历在目,可转眼已然是“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洒脱如李白,也不得不“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许久后,李白还在对这位忘年交念念不忘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我想往江东游览,可是故友不再,又能与谁共饮呢只好棹船回转。

  失去友人的落寞可见一斑。

  长安院落,李白的脸上有少见的怔然,对面的贺知章面上却是带着笑,轻松道 “还要等两年,老夫才能归乡啊

  “贺监”李白犹自迟疑,贺知章摆摆手打断他的话

  “老夫这一把老骨头,能归在桑梓已是满足了,还能赚得你这样的谪仙人三首诗,也不枉当日金龟换酒的情谊。只是可惜,老夫不能在镜湖招待你咯

  他语气旷达,仿佛刚刚得知的生死之事根本算不得什么,仍旧笑眯眯地往杯中斟酒。

  李白

  轻轻呼了口气,抢过酒壶,一边替他斟酒一边笑道 “有何可惜镜湖的酒喝不到,长安的酒却是多不胜数,白仍可与贺监对酒谈诗,只是下次,贺监可莫要再把金龟抵出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老夫一定带够酒钱,与谪仙人一醉方休”

  齐地。

  青年杜甫鼻子一酸,贺知章是当世大才,饱学之士,杜甫对他也十分钦佩,猛然听得这样一位名士的死讯,不由得也有些伤感。而李白的诗又写得那样情真意切,读着那诗,杜甫似乎都能看到李白怅然回转的失落。

  李太白真的是一个很真挚的人啊

  水镜说自己和李白在几年后也会见面,若一朝作别,李白也会给自己写诗吗也会在诗里怀念自己吗

  杜甫忍不住有些期待。

  北宋。

  苏轼也是一叹 “太白诗酒风流,一生交游无数,俱是倾心相待。贺监不以位尊倾心相交,于他又有知遇之恩,也难怪太白如此怀念。

  苏辙点点头 “知交难得,太白与贺监均是性情中人,一个诗仙,一个酒仙,也难怪志趣相投。”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一辈子有这样的朋友,足以令人怀念。”

  “是啊,更何况太白知交不止贺监,还有老杜啊”

  那些尘封时光里穿越历史的情谊,总是格外叫人动容。

  在贺知章的举荐下,李白最终打通了他理想的人生之路唐玄宗召他入长安,任翰林供奉,并在御殿之上赐食于李白,亲手给他调羹。

  唐玄宗对李白说,卿为布衣,但名声却能传到朕的耳中,不是说明朕有多厉害,而是说明你才名远扬。

  秦朝。

  赢政在心里点头当年他的先祖孝公、惠王等,对商君和张相诸士便十分礼遇,而大秦也是在这些贤士的辅佐下才强大起来的,他比谁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对待才学之士,自然要礼遇非常,这唐玄宗看起来倒还不错,但后面为何又要把李白赐金放还呢

  太极宫。

  李世民也是点头这玄宗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不是个庸才。

  长安院落。

  李白有些惊讶,又隐隐有些激动 “陛下如此

  礼贤下士,是我等之幸。”

  他之诉求本便是平交王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水镜的讲述让他的心又火热起来,当今圣上果然是明主,能辅佐如此君王,何愁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北宋。

  苏轼道 “太白身上多奇说,二入长安,也可称得上一段传奇。”

  苏辙一叹 “是啊,只可惜,这里已经是传奇的高潮了。”

  入长安的第一年,应该说李白过得还挺不错。唐玄宗对他十分欣堂,让他随侍在身侧。领导重视,所以李白在官场很吃得开,当时的王公大臣争相与他交往。

  关于这段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诗里窥见一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808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69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