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上一期的主角李清照有些期待又有些疑惑“又是一位女子么班昭蔡琰还是上官婉儿”

  她将自己比较认可的几位前代才女的名字列出来,认真思考到底谁的可能性比较大。

  武则天同样颇感兴趣“若论诗文,该是婉儿了吧”

  对自己亲手挑选的女官、诗人上官仪的孙女,武皇陛下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千古第一既然已经有了,那拿个第二应该不过分吧

  “陛下爱重了。”上官婉儿福了福身子,谨慎道“婉儿自知眼界有限,诗文之中,世事堪为血肉。依婉儿看,或是文姬蔡琰也未可知。”

  蔡文姬蔡琰,是东汉蔡邕之女,曾被虏至匈奴,后为曹操所赎归,作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颇有乱离之音,在质上似更能说道。

  武则天由衷地赞叹上官婉儿的敏锐,却仍是笑道“话虽如此,婉儿的太平奏议亦有过人之处。”

  武皇陛下此时似乎格外护犊子,好胜之心一下子被点燃了。

  不止她们,其他颇有才名的女子也在心里互相猜测着。托楚棠对女性境遇的同情和女性身份的强调,她们比之从前,确实燃起了不少希望。更何况还有李清照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一时之间,几乎所有女子都紧张地望向水镜。

  倒是不少文人在心里犯嘀咕,他们虽然平日里会赞女子之才,但多数是将之视为风流佐酒的韵事,可当真看到有女子出现在诗文史中,甚至隐隐凌驾于他们之上,感觉还是挺微妙的。

  有人酸溜溜地喝了一口酒“我倒要看看比不比得上李清照。”

  首先,请大家一起看两段视频。

  话音刚落,水镜动了起来。众人对此已经很熟悉了,纷纷仰着脖子兴致勃勃地去看。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影像里的女子并不是他们猜测的任何一个,甚至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个时代。

  只见一个圆形大厅里,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人,那些人穿着类似的服装,男女都有,黑沉沉一片。

  看清其中景象的人骚动起来“那些是妖怪”

  “神迹里面应该不会有妖怪吧”另一个庄稼汉矢口否认:“不过他们长得好生奇怪,金发碧眼的。”

  “娘,我怕。”

  有小孩儿干脆躲进了母亲的怀里,用一只手捂住眼睛,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偷看。

  唐以后的不少人对此倒不是很陌生,皇宫里,李世民看着水镜里的影像若有所思“这么些外邦人聚在一起,莫非此次讲的是外邦女子”

  外邦诗文也可以成为本国教材吗后世的涉猎可真广啊

  正狐疑着,只听长孙皇后叫道“二哥,你看上面。”

  李世民循声而望,只见画面中一个暗紫色着装的女子脚步从容地从台侧走向中央,向正中的白发男子点头示意,随后从他手中接过一个红色的本子和暗红色的盒子,二人低声

  交谈,握手示意。

  李世民敏锐地判断出这应该是后世的一种礼仪,而那个紫衣女子应该就是本次内容的主角了。

  本作者春山有信提醒您最全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尽在,域名

  黑眼睛,黄皮肤,是自己人无误了。在一群金发碧眼里看到同族,即使是千年之后也让他们感到油然而生的亲切。

  画面戛然而止,接着,下一个视频播放了。

  同样是刚刚那位女子,却是换了一套藕荷色的衣裳,面相比先前老了些,但在朱红的背景里一衬,倒是格外显气色。在她身边是一个黑衣的年轻女子正搀扶着她。

  刘彻摸摸下巴,感觉似曾相识“朕怎么觉着这场景有点眼熟啊。”

  随着女子的脚步,画面推进到正中央。

  “是他”

  刘彻微惊,忍不住站了起来。

  秦朝。

  嬴政也认出来了“这不是给袁老授勋的那个人么”

  他记忆极佳,不仅记得画面中的人,还记下了楚棠说的陌生名词。

  “袁老育得良种,拯救万民,这女子难道也做出了不逊于袁老的功绩,才使得他们的皇帝授勋褒扬”

  嬴政的神色认真起来,他是个注重实用的人,诗文精妙固然可赏,但如袁老那样的切实之用同样令人眼红。

  大家对视频里的场景应该不陌生。

  楚棠的声音传了出来。

  第一个视频是2015年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现场实录。屠呦呦女士因成功发现青蒿素,创新疟疾疗法,为全人类生命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她也成为了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奖科学奖的科学家。

  第二个视频是2019年,屠女士和袁老一起荣获共和国勋章,表彰她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的杰出功勋。

  刚刚还踌躇满志的历朝才女顿觉有几分泄气,这期不是诗文啊

  不过她们很快便收拾好心情,自己不能出现在水镜上面,但讲的总归是女性,也是她们的荣耀。是以她们仍然很快收拾好心情,静待下文。

  和这些女子不同,其他医者就是纯然惊喜了。

  东晋。

  丹阳郡的一个小馆里,葛洪的头骤然抬起“青蒿素疟疾这是位医者”

  唐朝。

  太白山。

  鹤发童颜的老者怔愣片刻,随即弯眉笑了起来“是位女医者啊”

  他在水镜里听遍诗人文士,倒是不曾想到竟会有医者的一席之地。他不自觉坐直了身子,炯炯有神的双目认真盯着半空中的画面,充满期待。

  明朝。

  李时珍的心蓦然一紧“中医药事业,全人类”

  他沉吟着这几句话,忍不住颤抖起来,脸上充满了惊喜与难以置信

  “医者,也可以受到帝王如此高的褒奖”

  不怪他如此失态,自古以来,儒道都颇受当局重视,诗人文人、经学博士才是令人敬仰

  的存在,因为他们传的是经、是道,医者,数术而已。

  不说别的,大明的医者又有多荣耀呢可是这屠呦呦却能得帝王授勋,又登上教材供天下学子学习。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女性。

  另一边。

  西汉的义妁、东晋的鲍姑、北宋的张小娘子、明朝的谈允贤等女医纷纷抬起了头,或惊或羡的看向水镜中的同道者。

  唐朝。

  皇宫里,李世民眉心微皱“诺奖诺贝尔这是一个外邦人的名字为何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奖项”

  “这个”房玄龄一捋胡须,思忖道“以臣之见,或许是这诺贝尔在科学领域上卓有建树,所以便以他的名字设奖,以示纪念”

  “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世的意思是,医学是科学的一种”

  李世民觉得每次出现个新名词自己的脑子就有点不够用。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为什么是外邦人给华夏人颁奖”

  万国来朝的唐太宗向来是给别人赏赐的,猛然倒置一下还真挺不习惯的。

  “啊这”陛下的话不能落在地上,长孙无忌理解了一下,硬着头皮开口道“许是因为这诺贝尔是外邦人,功勋卓越,所以”

  “我华夏的医者功勋就不卓越了”

  李世民立即反问。

  “这个嘛”

  长孙无忌感到语塞,不着痕迹地低下头往后退了两步,心里无比后悔自己接了这个话。

  李世民看着他的反应冷哼一声“朕要设个孙思邈奖。”

  长孙无忌房玄龄孔颖达魏征以及前一秒还躲在后面暗笑的长孙皇后

  陛下您药王还没找到呢您能别想一出是一出不

  汉朝。

  刘彻在心里掂量了一下“为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这几个字的分量,也开始琢磨刚刚听到的陌生名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非还有其他类型的奖这诺贝尔这般厉害”

  在各个领域都功勋卓越。

  显然,汉武陛下与贞观君臣的理解是一致的。他啧了一声,状似不经意道“要不朕设个霍去病奖”

  突然被cue的霍去病

  众人

  “或者卫青奖”他继续任思绪信马由缰。

  虽然楚棠没有说卫青的功绩,但猪猪陛下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

  喜中奖的卫青本人

  “咳陛下,您还是别开臣和去病的玩笑了。”

  他顶着压力开口,实在不明白自家陛下的思绪转换怎么可以如此之快。

  “这怎么是玩笑”刘彻很不高兴“朕设奖表彰去病封狼居胥的功勋,激励后人,这是垂范后世的好事”

  再说,外邦都能设奖,他也能设。他当真认真思考了片刻“朕觉得辛弃

  疾能得这个奖。当然,前提是他得遇到个好皇帝。”

  比如像朕这样有雄心壮志、知人善任的好皇帝。

  春山有信提醒您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众人

  好想告退,这未央宫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屠呦呦女士我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她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没有院士头衔,堪称“三无”学者。可正是这样一个人,穷尽毕生心力,研发出了以青蒿素为主的抗疟药物,拯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中医药的力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由她在2022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改变而成、并由她本人亲自审定的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与此同时,水镜正中央出现几个大字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在字的左下方,还绘着一株青绿蓬勃的小草。李时珍等人一眼便认出,那株草正是他们很熟悉青蒿。

  “等等。”

  从不是诗文的失落中恢复过来的苏轼突然反应到什么“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屠呦呦不会是青蒿素的命定之人吧”

  苏辙

  “不说不觉得,一说还真是太巧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株诗经里的小草,本来便有人说是青蒿。一时间,屠呦呦仿佛在苏轼兄弟面前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

  东晋。

  葛洪咂摸着水镜上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名词若有所思,一旁的妻子鲍姑看着丈夫的样子温声问道“相公在想些什么”

  葛洪回过神来笑了笑“你知道,我想编写一部方略,以备世人亟需,其中便是要收录治疟之方的。青蒿可治疟你我都知晓,屠呦呦此番也是沿医药之惠泽,为医者扬名。只是这青蒿素到底为何,我一时倒有些想不透。”

  “想不透便不想。”鲍姑温声道“左不过是治疟的方子。看这文题,楚姑娘后面八成是要讲到的,你又何必在这儿瞎捉摸”

  “娘子说得是。”葛洪摆摆手,看向水镜“这位屠呦呦,谦虚啊。”

  鲍姑明白丈夫的意思,跟着点点头“是啊,治疗疟疾,拯救万民,于天下人来说,岂止是一小步。”

  更何况水镜里说的万民,是全人类。

  这篇课文有一点点长,和我们最开始学过的喜看稻菽千重浪比较类似,部分采取的是小标题的形式,我给大家稍微梳理一下。

  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这是屠呦呦女士在颁奖现场的演讲;后面则分为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叙述了从探索、发现青蒿素到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

  楚棠一边说一边将各部分的原文快速地贴了一遍,许多人第一次觉得自己过目不忘的技能似乎有点失效。

  “微之,你看懂了吗”白居易问身旁的另一个学霸。

  元稹摇摇头“说来惭愧,我尚未来得及看完。”

  “我也是。”白行简僵硬地点头。

  放得快是一方面,没太看懂也是客观的。

  “若说文辞,倒是比故都的秋平实许多。”

  白居易表示自己说得很克制,这都不是平实了,简直是直白当然,直白他们也看不懂,白居易将这归咎为隔行如隔山以及后世的陌生名词太多了。

  “这篇文章的文辞风格与喜看稻菽千重浪倒有些许类似,和楚姑娘平时的语言习惯也更接近些,这应该便是他们的惯常文风”

  元稹略略回忆起第一堂课的只言片语。

  白行简点头表示同意“郁达夫距离楚姑娘生活的时代到底有一些时日,语言变化是很快的。”

  他平日作传奇也比较留意民间口语,对这方面倒是颇有体会。

  “况且这是医学,故都的秋是文学,隔行如隔山嘛,医典的语言确实得更平时些。”

  白行简食指无疑是敲击着桌面,越发觉得用后世的语言写传奇志怪,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这么想着,他盯着水镜中文本的目光就添了几分别样的火热。

  秦朝。

  嬴政移开目光,吩咐道“传夏无且来一起看。”

  他还没有到达通晓医学的程度,需要个人在一旁解释才好。

  听到这话的李斯眼前一亮“陛下圣明,疟疾困扰生民久矣,后世既有现成的治疟方子,的确应唤医官前来同看,以便时刻听命。”

  说罢,他便有些急切地行礼退下,亲自到殿外让人去宣夏无且。

  被自家臣子好一顿奉承的嬴政看着李斯退出去的身影沉默了一瞬。

  算了,能这么想也挺好的,总不能明言自己看不懂吧。

  下面请大家暂停视频,自行阅读课文,想一想,文题中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那么,征服疟疾的这一小步,屠呦呦一共走了多长时间呢

  话音落下,有的人条件反射想要暂停视频,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手上并没有课本,只好悻悻地作罢。大概是因为课文内容太长,楚棠并没有像先前那样一次性将全文放出来,而是只贴了开头的一页。

  这下好了,不能沉浸式上课了。众人颇有些遗憾地摇摇头,任由楚棠接着说了下去。

  根据课文的内容可以知道,从1967年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到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一共走了三十五年。

  楚棠在水镜上列出时间线,1967年项目启动、1969年屠呦呦受命领导研究工作、1971年得到中性提取物、1972年发现青蒿素、1982年屠呦呦发表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1986年青蒿素成为第一个一类新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

  清晰的时间线混杂着众人不甚熟悉的名词出现在屏幕上,他们清晰地看到了后世攻克一项疾病的路程。

  东晋。

  葛洪目光感慨三十五年,甘苦自知啊”

  医者最知其中艰辛,这三十五年,屠呦呦等人指不定走了一段怎样的艰难行路。

  唐朝。

  李世民捕捉重点“政府启动,是说这项研究是他们国家颁布的命令莫非他们当时正经历全国性的疾疫,所以亟需研究出新药,救民于水火”

  “陛下所言不无道理。”孔颖达点头表示认同。

  “唉”李世民感叹着,“看来强盛如后世,也有同先辈如出一辙的难题啊”

  “陛下”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世民摆摆手没有说话,他只是忽然意识到,他们总认为天降灾异是君王不修德政的缘故,但后世亦有饥荒和疾疫肆虐,但依他来看,后世的君王可是贤德得很。莫非灾异和德政,没有必然的联系

  明朝。

  朱元璋暗暗咋舌“世界卫生组织,意思是一个世界级的太医院”

  “啊”朱樉不理解,“那要得着这么大个太医院啊”

  朱元璋不理这个傻儿子,接着分析道“青蒿素的应用由世界卫生组织审批,这个组织应是凌驾于中国之上”

  “世界范围广于一国,这个组织想来是个中间人”朱棣跟上自家父皇的思路并进一步开拓

  “先前说袁老时也提到过世界性难题这样的字眼,后世诸国联系似乎比现下要更为紧密。”

  他敏锐地抓到了其中的一线,当即望向朱元璋“父皇”

  “行了行了”朱元璋不耐烦地挥手“又要说海禁是不是一天天的烦老子。跟你大哥一起去干,干不好老子削你”

  终于得偿所愿的朱棣被自家老爹嫌弃也不恼,乐呵呵行了个礼“谢父皇”

  三十五年,历经艰险,困难重重,如今的科研尚且面临许多困境,更何况是当年呢课本这一段说得简略,其实523项目的启动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越战争爆发,美国发兵五十万进攻越南,越南士兵依靠地域优势,在密林的掩护下和美军打游击,越南这游击战学我们学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五十万”

  刘彻倒吸一口凉气“这美国怎么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兵马他们有那么多钱”

  汉武陛下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精神瞬间萎靡。平等地羡慕任何一个有钱有兵的国家。

  唐朝。

  李世民有些疑惑“游击战游动攻击楚棠说她学的是我们,意思是后世很擅长游击战”

  他咂摸了一下这两个字,游,则说明行动灵活,且兵力较少,唯兵力少行动才会轻便,才能“游”得起来。李世民的眼睛越

  来越亮,他想起自己当年行兵之中的运筹,原来这种法子竟然被叫作游击战

  好啊好啊好一个游击战,简练直白,两字而尽妙,不知是何人所言,简直如兵仙再世

  1春山有信提醒您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他赞不绝口:“游动攻击,又有密林掩护,那美国要吃苦头咯”

  李世民颇有些看戏的心态。

  依靠游击战和有利的地形,越军对美军形成掣肘,不知道阿丑是否从中嗅出了一丝熟悉的气息,比如朝鲜战场上的“美好回忆。”

  众人听着楚棠的揶揄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还记得,抗美援朝那一战,后世华夏是打赢了的。看来这游击战的确相当好用。

  不过话说回来,李世民皱了皱眉“这美国怎的净侵略他国”

  朝鲜、越南,还有最开始那个“谁来养活中国”的言论,怎么听都透着一股不怀好意,感觉不像是正经国家能干出来的事啊

  他摇摇头:“真丑啊”

  “啥”

  长孙无忌等人表示有些懵逼。

  李世民颇为嫌弃地摇摇头,慢条斯理道:“频频侵略他国,挑起战端,确实挺丑的。

  众人:

  陛下今天真是格外活泼呢。

  但是越军并非无往不利。越南气候炎热,密林之中环境也较为恶劣,于是,一场疫病疟疾,悄无声息地在越南军队中传播开来,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

  还在等着看美国吃苦头的李世民

  这个展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808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69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