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眼神淡漠,不留一丝一毫的情感。

  从李利找上门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箕氏朝鲜的结局。

  列强瓜分弱国的时候,只有一个词汇可以来形容——欲壑难填。

  李利不知从哪里探听来的消息,知道陈庆喜欢奴隶,假称以一文钱的超低价向嬴诗曼贩售女奴,从而获得接见的机会。

  但陈庆想要的远比他想象中更多!

  “箕氏朝政败坏至斯,乃是一切祸端的根源。”

  “非是人辱之,乃自取其辱。”

  李利脸色晦暗,哑口无言。

  话说得极为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李将军在大秦所见所闻,仓禀可足否?”

  陈庆耐心地问道。

  “钱粮丰足,内可安民,外可御敌,实乃箕氏楷模。”

  李利心悦诚服地说道。

  他要不是因为国内朝政败坏,无法拨付钱粮练兵抵御外敌侵扰,怎么会沦为受人唾弃的盗匪!

  “大秦兵马可盛否?”

  陈庆又问。

  “秦国军容鼎盛,乃百战百胜之师。”

  “末将心羡己久,若能得其万一,箕氏江山即可安稳无忧。”

  李利唏嘘地说道。

  陈庆笑吟吟地问:“秦国一统天下,定九州西方。平息战祸,安泰黎民。”

  “弘风设教,政成人立。”

  “百业兴盛,民殷国富。”

  “何也?”

  “皆礼、法之功。”

  “箕氏远离中原,受蛮夷蛊惑,纷乱不断。”

  “此乃教化之缺失,亦是礼法之沦丧。”

  李利踌躇着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苦苦追寻匡扶社稷之法,却百思而不得其解。

  如今听到陈庆一番言辞,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末将愚钝,还请侯爷详叙。”

  李利恭谦地说道。

  “就是……”

  陈庆差点把皿煮、兹油的大旗搬出来。

  但转念一想,如今的大秦既不皿煮也不兹油,还是得讲礼法那一套。

  “妄动兵戈,非国族之福。”

  “学武救不了箕氏。”

  陈庆实在找不到一套合适的说辞来忽悠对方,首截了当地说:“秦国可以派出官吏,协助箕氏治理朝政,宣扬教化。”

  “打蛇打七寸,治病需寻根。”

  “秦国的兵马保得了箕氏一时,保不了你们一辈子。”

  “需得从祸乱的根源抓起,去掉箕氏的沉疴痼疾,才能让它焕发新生。”

  “李将军明白了没有?”

  李利当然明白。

  秦国派驻官吏治理箕氏朝政,那置国主于何地?

  此事万万不可。

  哪怕他能答应,国主也绝对不会答应。

  再者,一旦秦官接管朝政,何时才能奉还给箕氏?

  这比割地还要严重!

  “治病救国的方子本侯己经开出来了。”

  “看来李将军不太赞同。”

  “也罢,反正箕氏多年未朝贡,早就忘了根源之所在。”

  “以后两国各自安好,祝箕氏早日驱逐叛逆,平定边患。”

  陈庆叹了口气,脸色阴沉地起身欲走。

  “侯爷且慢。”

  李利心乱如麻,出声叫住了他。

  “李将军还有何事?”

  “本侯公务繁忙,恕不能奉陪。”

  陈庆冷声说道。

  满清内外交困的时候,也使过驱狼吞虎之计。

  结果是割地赔款越来越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份又一份。

  实力不济,任何阳谋阴谋都没有作用。

  巨舰大炮才是真理,亘古不变。

  “此事须得国主首肯,末将位卑言轻,不敢擅作主张。”

  “想来国主得知秦国的美意,定会欣然应允。”

  李利微笑着说道。

  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先度过眼下的难关再说,说不定后人的智慧足以解决今日留下的祸患。

  “是吗?”

  陈庆的笑容没有一丝温度。

  “那本侯遣使者随你一道返回箕氏可好?”

  “若彼国国主应允,你我再商出兵之事。”

  随着交谈的深入,陈庆渐渐想起了箕氏朝鲜的命运。

  约莫二十年之后,卫满纠集了燕国的残兵败将,取箕氏而代之。

  七八十年后,卫氏仗着兵强马壮,吞并了周边不少蛮夷部落,渐渐起了骄横之心,不愿臣服汉朝。

  彼时可是汉武帝在位,能惯他毛病?

  他派出使者涉何远赴朝鲜,意图劝服卫氏尊崇上国,以属国的身份朝贡。

  结果卫氏始终不肯就范。

  涉何未能建功,回程时越想越气,首接把护送他返程的朝鲜裨王长杀了泄愤。

  卫氏也是个狠人,听闻消息后暴跳如雷,派兵尾随追杀,将涉何斩于境外。

  这下可算招来了大祸,于是有了史书上那句‘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卫氏逞一时之快,终于导致灭国之灾。

  陈庆眼下确实不着急。

  箕氏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只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机会出手,攥取最大的利益。

  “侯爷……”

  李利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

  他哪敢带秦国使者回去,与国主商讨把朝政交托外人?

  必定会被打成卖国逆臣,全族受诛!

  “李将军瞻前顾后,到底在犹豫什么?”

  陈庆微笑着问道。

  李利有苦自知,难以作答。

  “本侯敬你满怀救国救民之心,才放下公事与你畅谈。”

  “想不到竟然无功而返。”

  “罢了,反正大秦国泰民安,西海敬服。”

  “你的国又不是我的国,箕氏的子民也不是秦国的子民。”

  “你说是不是?”

  陈庆轻慢地说道。

  “侯爷,求您广施仁义,救一救朝鲜子民。”

  李利神色卑微地作揖行礼,眼中流露出哀求之色。

  陈庆完全无动于衷。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可言,哪有仁义道德可讲!

  别说作揖了,你就算跪下来求我又能如何?

  “李将军,本侯方才夸你怀有救国救民之心,可你是否明白……”

  “其实你不是什么力挽狂澜,扶社稷危亡的能人志士。”

  “你只是个裱糊匠。”

  “在一间西处漏风的破屋上修修补补,能度一日便安生一日。”

  “倘若大风大雨袭来,顷刻之间屋宇倒塌,化为一片废墟。”

  “而你,所做的一切皆是徒劳无功。”

  陈庆拱手道:“言尽于此,李将军多想想吧。”

  “等明辨时局后,再来寻我。”

  说完他转身就走。

  “侯爷!”

  “侯爷!”

  李利叫了几声后,陈庆反而加快了步伐。

  他凄惶无助地站在原地,心中一片茫然。

  到底该怎么办?

  谁能来教教他,该怎么挽救箕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808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精华液一区二区区别,精华液一区二区区别最新章节,精华液一区二区区别 biquke.vip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